1、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5日】 【来源:审计署】
以下内容为摘录:
重点审计了税务和海关部门组织财政收入、转移支付和投资专项管理、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中央决算草案编制、地方债务管理等5方面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税务和海关部门组织财政收入不到位。
审计税务和海关部门税费征管、进口监管等履职情况发现:
一是征管不够严格和制度漏洞造成税款流失。
税务部门应征未征个人所得税、消费税、房产税、增值税等 449.42 亿元;海关单位少征关税、反倾销税、进口环节增值税等 58.9 亿元。
二是未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2.75 万户符合条件企业应享未享留抵退税、支持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等税费优惠 1273.77 亿元:2568 户条件不符企业违规享受留抵退税、小微企业等税费优惠 24.03 亿元;海关总署等 23 个海关单位对 1078 户企业未及时退还或多征收保证金、消费税、增值税等 65.47 亿元。
三是人为调节征收进度影响财政收入真实性。
有的税务部门为完成当年任务,多征收或提前征收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等 542.9 亿元;有的税务部门完成当年任务后,延压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等入库 947.9 亿元。
六、审计建议
(一)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兼顾,更好发挥制度优势。
一是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财政收入方面要加大税费征管力度,完善部门数据共享,堵塞制度漏洞,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巩固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财政支出方面要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合理确定各类转移支付功能定位,避免不同渠道交叉重复安排;严格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更好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更好发挥中央投资的带动作用,专项债券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
二是推动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提高重点领域“加”的成色,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等领域。加大限制领域“减”的力度,督促商业银行尽快出清“僵尸企业”等保有贷款余额,避免信贷资金空转。督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挥好“主力军”作用,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好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
三是加强各项政策之间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建立健全评估制度,防止出现相互掣肘、效应对冲或合成谬误。制定宏观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预计对经济发展有收缩性、抑制性效应的要缓出或不出。
(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健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
全面理近年来经济运行中反复出现、经常发生的问题,坚持用改革的眼光审视、用改革的办法解决。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退出机制。对地方税费优惠政策进行评估和清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探索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推动国企做强做优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对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招商引资不当竞争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更好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权益保护等方面问题。
2、2024年5月财政收支情况(来源财政部,以下为摘录)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912亿元,同比下降2.8%,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抬高基数、去年年中出台的减税政策翘尾减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2%左右。
分中央和地方看,1—5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778亿元,同比下降6.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54134亿元,同比增长0.5%。分税收和非税收入看,1—5月,全国税收收入80462亿元,同比下降5.1%,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0.5%左右;非税收入16450亿元,同比增长10.3%。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30119亿元,同比下降6.1%。
2.国内消费税7607亿元,同比增长7.2%。
3.企业所得税22382亿元,同比下降1.7%。
4.个人所得税6072亿元,同比下降6%。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7741亿元,同比增长1.5%。关税989亿元,同比下降4.4%。
6.出口退税9709亿元,同比增长21.2%。
7.城市维护建设税2190亿元,同比下降7.4%。
8.车辆购置税1086亿元,同比下降0.1%。
9.印花税1505亿元,同比下降18.6%。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439亿元,同比下降50.8%。
10.资源税1221亿元,同比下降14%。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2326亿元,同比下降8.7%;房产税2086亿元,同比增长20.1%;城镇土地使用税1120亿元,同比增长12.7%;土地增值税2442亿元,同比下降5.3%;耕地占用税642亿元,同比增长21.4%。
12.环境保护税111亿元,同比增长12.1%。
13.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合计532亿元,同比增长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