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业务是建筑行业常见的业务模式,其存在有利有弊。一方面,挂靠能帮助没有资质的企业承接项目,盘活资源;另一方面,挂靠也存在一定的法律和税务风险。对挂靠企业和被挂靠企业而言,准确测算挂靠业务的管理费和税费非常关键。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挂靠业务税费测算要点,并提供一些简化计算的方法。
一、案例概况
甲公司(被挂靠方)与乙公司(挂靠方)签订总金额为10900万元(含税)、10000万元(不含税)的挂靠合同,约定如下:
项目 |
金额/比例 |
合同总金额(含税) |
10900万元 |
合同总金额(不含税) |
10000万元 |
管理费比例 |
2% |
进项发票覆盖率 |
65% |
增值税税负率 |
不低于2.5% |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 |
不低于2% |
二、管理费和税费计算要点
(一)管理费计算
管理费 = 含税合同金额 × 管理费比例
= 10900万元 × 2% = 218万元
(二)增值税计算
增值税分三步计算:
1. 销项税额 = 含税收入÷(1+税率)×税率
= 10900万元÷(1+9%)×9% = 900万元
2. 进项税额 = 销项税额 - 最低税负
= 900万元 - 250万元 = 650万元
3. 应纳增值税 = 不含税收入 × 最低税负率
= 10000万元 × 2.5% = 250万元
注意:
- 如果挂靠方提供进项发票不足约定比例,被挂靠方要据实计提增值税;
- 如果进项超过约定比例,被挂靠方只按最低税负计提,超出部分由被挂靠方享受。
(三)附加税计算
附加税 = 应纳增值税 × 12% = 250万元 × 12% = 30万元
注意:先扣后返问题,被挂靠方退还进项税额时要一并退还相应附加税。
(四)印花税计算
印花税 = 合同金额 × 0.03% × 2
= 10000万元 × 0.03% × 2 = 6万元
注意:印花税需要交易双方各自贴花,实务中一般双向征收。
(五)企业所得税计算
企业所得税 = 不含税收入 × 最低税负率
= 10000万元 × 2% = 200万元
(六)其他税费
如残保金、工会经费等,视挂靠方提供费用的形式(工资表或发票)确定是否计提。
三、回款金额计算
回款金额 = 合同总金额 - 管理费 - 税费
= 10900万元 - 218万元 - 486万元
= 10196万元
挂靠方需提供发票金额:
成本费用发票(不含税)= 不含税收入 - 附加税 - 利润总额
= 10000万元 - 36万元 - 800万元
= 9164万元
成本费用发票(含税)= 9164万元 + 650万元(进项税)
= 9814万元
四、成本费用发票提供要点
(一)发票金额要合理,符合成本构成比例
如房建项目:人工费30%、材料费60%、机械费10%
(二)发票真实性:
1. 注意发票来源、类型:
- 材料发票:13%、9%增值税
- 人工费:专票/普票
- 机械租赁:9%专票
2. 发票内容与实际业务相符,避免虚开风险
3. 劳务费发票要留意个税代扣代缴
五、利润提取方案
(一)风险:发票来源不真实规范、资金过于集中
(二)应对:
1. 做好发票管理,确保手中有真实可靠发票
2. 利润抽回时尽量分散资金流
(三)具体方案:
1. 小额:工资奖金、费用报销等
2. 大额:成立多家关联公司分散利润,逐步抽回
3. 利用小规模纳税人、个体户身份,以低税率水平抽回
六、管理费和税费占比测算
管理费+税费占比 = (218万元 + 486万元) ÷ 10900万元
= 6.46%
其中:管理费占2%,税费占4.46%(一般控制在5%内较合理)
七、简化计算的三步法
1. 看挂靠协议关键数据:合同金额、税率、管理费比例、税负率等
2. 利用税费测算表格(公众号回复“测算表”领取),录入数据,自动计算结果
3. 测算结果与被挂靠方数据比对,如有较大差异需重新核实商议
八、小结
挂靠业务的税费测算涉及管理费和四大税种的计算,需要把握以下要点:
- 管理费一般按含税金额的1-3%收取
- 增值税要分三步计算,留意进项比例约定和先扣后返问题
- 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税负率要参考自身和同行业水平合理确定
- 利润提取要做好发票管理和资金流分散
- 简化计算可用"三步法"提高效率
在实务工作中,还需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不断优化测算模型和风险防控措施,如:
- 搭建自动化测算系统,嵌入风险预警功能
- 加强财税业务培训,提升财务人员专业能力
-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强化合同、发票、资金管理
总之,专业的视角、敏锐的嗅觉、严密的制度、先进的工具,是做好挂靠业务财务管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