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是很多企业合理避税最常用的方法。根据税务总局2023年47号公告规定,购入设备不满500万,所有行业,都可以享受所购设备器具企业所得税税前一次性扣除。
这项优惠措施,将一直延续至2027年。如果企业想要购入设备一次性扣除。会计在税务与账务上如何操作哪?
【案例】假设张章公司,2023年因公司经营需要,11月份购入一套全新生产线。该生产线会计及税务信息如下:
原始购入金额:360万
税法及会计折旧:年限平均法
税法及会计折旧年限:5年
预计净残值:0
备注:该设备可享受一次性扣除政策。
二、账务处理
1、《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账务处理
遵循《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虽然不必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所以账务上不必调整。但该固定资产折旧期一直存在的会税差异,还是需要记录。这时一般会使用专门台账记录该固定资产折旧期间的会税差异。台账设置如下:
①、资产原值:纳税人会计处理计提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也就是入账的原值360。
②、本年折旧,记录今年的折旧额,也是本年未享受优惠政策应当税前扣除额度。
③、累计折旧,记录该资产购入至申报年,每年折旧相加额。此额度为该资产未享受一次性扣除时,在税法上减值的额度。
④、税务原值,原始购入成本也就是税法认可的固定资产原值,其实也就是历史成本,也就是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⑤、税收本年折旧,就是本期允许扣除的折旧数,一次性扣除,第一年就是360万全额,后面自然是0了。
⑥、会税差额。会税差额也是纳税调整额,是“本年折旧-税收本年折旧”获得。如果为正数纳税调增,负数纳税调减。
2、《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下需要为该固定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为了让账务更严谨,更容易入账。一般情况下会税差异台账也需要登记。该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录如下:
①、2023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54万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54万
②、2024及以后年度转回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72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7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