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资产”、“合同负债”、“应收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科目缠绕在一起对我们确认收入产生了不小的干扰,接下来逐一拆分,辅助大家进行基本的了解。
合同资产和应收账款都是因为合同形成的收取对价的权利,皆属于资产。但是两者又有着区别:
(1)应收账款是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的权利,只是时间问题,坐等收钱,因此应收账款仅承担信用风险;合同资产是有条件的收款权,合同中的其他履约义务也是限制条件,收款方除了对方的信用风险还承担着自己的履约风险。
(2)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不管账龄多长都属于流动资产,对于账龄较长的企业可以基于预期信用减值法来计提坏账准备;合同资产则需要按流动性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别列示为合同资产或者其他非流动资产。
A公司销售自行车架和车胎两种商品给B公司,合同约定签订合同日交付价值1000的车架,此后一个月再交付价值500的车胎,交付车胎后B公司才付款。
A公司交付车架时
借:合同资产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交付车胎时
借:应收账款 1500
贷:合同资产 1000
主营业务收入 500
收到B公司打款时
借:银行存款 1500
贷:应收账款 1500
合同负债是基于合同产生,不管有没有收到钱都应承担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而预收账款顾名思义就是收到钱了,也不一定就要履行合同约定转让商品的义务。
合同负债适用于“新收入准则”,是不含增值税的,这部分销项税放在其他流动负债或者其他非流动负债中。在披露抵消的时候,合并关联方内相互抵消时,合同负债+其他流动负债或其他非流动负债与预付账款一起抵消。
预收账款通常出现在“租赁准则”,比如收取租金就属于预收账款。
A公司经营一家游泳馆,收取B客户100元的入会费,作为建档管理工作,收取B客户2000元的年费,可以游泳2年,费用均不退还。
A公司收到会费时
借:银行存款 100
贷:预收账款 100
收到年费时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合同负债 2000
第一年年末时
借:预收账款 50
合同负债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50
在资产负债表的列示中,同一合同下既有合同负债又有合同资产的,以相互抵消后的净额列示,也就是抵消后资产多就列示为合同资产,相反就列式为合同负债。不同合同下的合同资产的合同负债不可以抵消。
建筑施工企业确认收入时本应借记“合同资产”科目,结算合同价款时本应贷记“合同负债”科目,但因为在同一合同下相互抵消,所以用“合同结算”科目代替“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