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位财务总监朋友想招个经理,让我帮忙推荐。刚好有个读者在找工作就顺手推了过去。
本科学历,6年财务经验,考过了中级、注会证书。总之,简历看起来很是优秀,所以很容易就通过了面试。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多月,这位财务经理便被告之不合适,连试用期都没过。
我有点诧异,还特意向财总朋友了解情况。没想到他无奈说道:
“虽然她的履历还不错,但试用一段时间发现跟我想要的还是差太远。我让她针对公司的业务流程做一个优化改善的方案,迟迟做不出;
让她结合公司的销售、采购、供应链情况做一份财务分析和经营分析,结果交上来的报告根本没什么用...”
我想,这可能是很多财务经理,或者说很多财务人的一大通病:
能做出漂亮的表格,但分析不出数据背后存在的业务风险和问题;
只关注记账、核算,不会站在企业管理角度进行财务分析、经营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缺乏业财融合的思维和能力,不知道如何去深入业务来为企业创造价值...
信息化时代下,现在企业所需要的不再是仅仅局限于记账、结账、报税的账房先生了,而是可以为公司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能够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献计献策”的高层次管理人员。
这样的人才往往拥有业财融合思维,能够参与业务,帮企业“降成本、控风险、增效益”——也就是具备管理会计的思维和能力!
像预算管理、财务分析、资金管理、成本管控、投融资管理等等,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当别人只埋头核算时,你能站在事前,通过预测、分析、评价和监督发现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时,怎能不赢得老板的青睐?